【凡人微光】| 用爱点亮残疾人就业梦
2025-07-01 浏览次数:8

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宋文蛟和容妮夫妇,便是这样的逐光者,他们携手共进,在助残就业的领域里深耕不辍,用爱与坚持书写着温暖人心的篇章。

破茧——冲破求学困境的坚韧

宋文蛟来自徐州睢宁,1岁半时,一场无情的火灾残忍地夺走了他的双手,脸部也严重烧伤。但他并未被这场灾难打倒。宋文蛟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毅,没有双手,他就苦练用手臂和残肢写字,从歪歪扭扭到工整有力,作业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都是他努力同命运抗争的痕迹。凭借着这股顽强的劲儿,他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时间来到2000年,那一年宋文蛟参加高考,成绩超出了专科线。那些日子里,他翻遍了各类招生资料,将目光投向全国知名的民办学校,踏上了自主寻学之路。他独自一人寻找了一所又一所民办院校,阐述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学习的决心。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被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接纳。

在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宋文蛟怀揣着远大的梦想,一边在学校努力学习,一边报考南昌大学的自学考试。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往返于两所学校之间,听课、学习、备考,终于在2003年,他不仅从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还拿到了南昌大学的毕业证,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履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启航——从职场磨难到崭露头角

毕业之后,宋文蛟满心期待地准备踏入职场,全班三十多位同学都顺利找到了工作,而他却四处碰壁。面对这样的困境,宋文蛟选择自学电脑,提升自己的技能。在同学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在工地看管的工作,收入虽不多,但让他明白了坚持的意义。

2004年7月,宋文蛟通过网上投递简历,得到了杭州一家企业的面试机会。初次见面,老板看到宋文蛟的身体状况时有点犹豫,但宋文蛟诚恳地争取到了一个月的试用机会。就这样,他从公司最基层的车间统计员做起,负责统计炉料配比等工作,和工人一样两班倒、三班倒。他精心制作的报表和数据分析得到了老板的高度认可,被调任管理整个公司的仓库,随后又晋升为财务总监助理、总经理助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凭借专业能力实现了从基层员工到管理层的提升,更在与团队协作中积累了企业管理、数据分析等实战经验,这些经历成为他日后投身助残事业的重要基石。

筑梦——助残事业的萌芽与发展

2007年,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在一场助残主题征文比赛中,宋文蛟饱含深情地将自身经历和对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感悟诉诸笔端,最终荣获一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文字功底的肯定,更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助残新世界的大门。凭借这篇获奖文章,一位同样身有残疾的企业家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宋文蛟由此加入这家由残疾人创办的企业,成为公司首位残疾人员工。

在这里,他深切感受到老板对他的帮助,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为更多残疾人创造这样的机会。此后,他开始在各地积极招聘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这是他投身残疾人帮扶事业的第一步。不到4年时间,他成功培训200多名残疾人,还精心组建起一个50多人的残疾人数据分析团队,助力众多残疾人开启了全新人生。

然而,在招聘残疾人的过程中,宋文蛟遇到了难题。许多徐州的残疾人因外出不便等原因,不愿前往外地工作,这让宋文蛟萌生了回乡助残的想法。2010年,他毅然回到徐州,起初在大学生创业园开展针对残疾人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寻找就业机会。随着对本地残疾人就业需求了解的深入,帮扶范围逐步扩大。

2013年,宋文蛟、容妮夫妇在徐州市民政局、徐州市慈善总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成立了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作为拥有“八星级义工”荣誉的资深志愿者,他们将在超万小时志愿服务中积淀的帮扶经验深度注入机构运营,以“知识帮扶、助残发展”为核心理念深耕残疾人就业领域。夫妇俩始终秉持“授人以渔”的帮扶哲学,摒弃单纯捐款模式,坚信残疾人需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以获得尊严、实现价值。为此,他们四处奔走,与众多爱心企业洽淡合作,用真诚与坚持为残疾人争取到大量工作机会。

跨越——数据赋能结合跨省助残

2019年之前,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主要通过电商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客服、订单处理等基础岗位,虽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岗位技能附加值较低。宋文蛟在走访中发现,许多残疾人虽身有局限,却在数据处理、逻辑分析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他们能长时间专注于细节工作,这正是数据标注行业最需要的特质。”

从电商客服到数据标注,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如今,汉唐公益发展中心的数据标注团队已经有30人左右,并且还在不断壮大,每月都有新的残疾人入职,他们的目标是在今年能够把团队扩大到100人,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稳定的工作和美好的未来。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因在助残就业领域的突出贡献,2025年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在徐州的工作走上正轨后,宋文蛟的助残脚步并未停歇。2015年12月,应广西河池民政部门与残联邀请,他来到容妮的家乡开展助残工作。针对河池少数民族聚居、经济欠发达、农产品滞销与残疾人就业难等问题,他们双管齐下,一方面拍摄民族文化内容推动文旅发展,另一方面开展手工与技术培训、对接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同时借助电商资源与苏宁、京东等平台合作拓宽农产品销路,帮助当地100多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在宋文蛟的助残历程中,影响和帮助了无数残疾人,自2016年起,中心先后助力残障学员创办6所残疾人之家,累计为300多名残障人士提供辅助性就业与康复训练服务。他与受助残疾人之间的情谊,早已超越普通的帮扶关系,更像是彼此牵挂的家人。日常里,宋文蛟会细致关心每位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而当他们偶感疲惫时,残疾人朋友们也会立刻打来电话,用温暖话语驱散阴霾,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正是助残事业最温暖的注脚。

从求学到就业,再到投身助残事业,宋文蛟一路披荆斩棘,用坚持和爱为残疾人撑起了一片天。他深知残疾人面临的困境,所以更加坚定地帮助残疾人,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赢得尊重。未来宋文蛟将继续在助残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更多残疾人点亮希望之光,书写更多关于爱与梦想的动人故事。(徐州日报:周傲)

 


关闭本页
关于我们 总会简介 总会领导 表格文件 组织机构 慈善新闻 总会动态 通知公告 慈善聚焦 周行一善 信息公开 资金捐赠信息 资金支出信息 单位捐赠记录 线上捐赠信息 慈善文化 说慈论善 慈善故事 捐赠账号 开户单位: 徐州市慈善总会 捐赠账号: 487158206646 开户银行: 中行解放南路支行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Copyright (C) 2024 徐州市慈善总会 徐州市泰山路东坡休闲广场6组团 邮政编码:221008

捐赠热线:0516-83855111 救助热线:0516-83855185 技术支持:铭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