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陈丽娟:奉献不止的公益先锋
2025-06-25 浏览次数:88

从守护烈士英魂到助力青年成家,从关怀癌症患者到帮扶孤儿果农,她用爱心搭建起鹊桥、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感恩,她就是陈丽娟——徐州爱之韵慈善义工服务队队长。

陈丽娟的公益之路,犹如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自幼,公益的种子便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退休后,她并未选择悠闲的“躺平”生活,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公益事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保姆队长”“最强红娘”。

公益种子在红色基因中萌芽

陈丽娟的公益之路始于1998年,但她的公益情怀却在童年时期就已萌芽。“爷爷总是告诉我,做人要善良,要乐于助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陈丽娟回忆道,“他常常给我讲述他的经历,告诉我,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陈丽娟的爷爷是一位老红军。祖父辈浴血奋战的故事在她心中埋下奉献的种子。1998年,陈丽娟开始了自己的公益之旅。她说:“那时候,我们经常自发去养老院、孤儿院做志愿者,给他们熬腊八粥、打扫卫生、包粽子、表演节目等。”

2020年,陈丽娟在市慈善总会的帮助下正式注册成立了徐州爱之韵慈善义工服务队,如今她已是四星级义工。她深知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怀揣着崇敬之情,积极投身于红色基地的维护工作,带领团队为碑文描红、打扫卫生,这一干就是5年。

每年3月中旬开始,她都会组织队员对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描红工作。队员们带着工具,小心翼翼地完成碑文的修复工作,确保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陈丽娟还带领团队走进小窑头烈士陵园、闫窝惨案旧址等地,不仅参观学习,还义务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守护红色记忆。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对困境儿童的帮扶,是她心中的“柔软角落”。在她的带领下,义工服务队长期资助10名孤儿,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他们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爱。她和队员们经常到孩子们家中,帮助他们干农活,如在吕梁摘桃子、卖桃子,去丰县摘苹果、卖苹果等。陈丽娟每次都带头购买很多箱。她常说:“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保姆队长”的温情守护

在徐州爱之韵慈善义工服务队,陈丽娟以“保姆式管理”为公益服务注入了高效与温情。这支队伍汇聚了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各界人士,年龄跨度从4岁到70多岁,而陈丽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关怀,总能精准地捕捉到每个人的需求。

她依据活动的性质和队员的特长,合理地分配任务,确保每名队员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活动前,她不仅会提醒队员天气变化,还会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对于有特殊情况的队员,她格外留意,以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她经常自掏腰包,为加班的队员们送上热气腾腾的包子,确保大家在忙碌的公益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让队员们深受感动,纷纷称她为“保姆队长”。在她的带领下,徐州爱之韵慈善义工服务队不仅在公益事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凝聚成一个充满温暖与力量的大家庭。

在老年大学,陈丽娟结识了3名癌症患者。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陈丽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担忧和顾虑,用温暖的话语为他们加油打气,还真诚地邀请他们加入义工队,鼓励他们通过帮助他人来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在陈丽娟的鼓励下,其中一名乳腺癌患者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她的状态越来越好,不仅身体逐渐康复,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她常常笑着说:“加入义工服务队后,我不仅帮助了别人,也重新找到了自己。”

认真负责的“最强红娘”

陈丽娟深知,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不论对个人还是家庭都有影响。因此,她把公益红娘工作当作一份特殊关爱,全身心投入其中,希望为单身青年创造更多相识的机会,帮他们缓解婚恋压力,找到幸福。

“做红娘就得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从2015年至今,陈丽娟促成的婚姻已有50多对。她对待每一次牵线都很认真,会花大量时间记录每位单身青年的个人信息、兴趣爱好、性格和择偶要求。通过社区活动和公益项目等渠道,她不断收集信息,扩充资源库。当被问及如此繁琐的工作是否值得做时,她坚定地回答:“只有充分了解双方需求,才能精准匹配,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负责,更是我做红娘的初心。”

陈丽娟不仅在信息匹配上下功夫,还在后续的跟进工作中表现出色。每次安排见面,她都会提前与双方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期望,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她还会到场确保见面活动顺利进行,会及时回访了解相亲双方的感受和进展,确保每一段关系都能在良好的氛围中发展。

在陈丽娟的影响下,徐州爱之韵慈善义工服务队的公益红娘工作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陈丽娟用实际行动证明,公益红娘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她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希望。

陈丽娟用三重身份诠释着公益的温度:她是队员眼中的“好队长”,是红色基地的“守护者”,更是幸福姻缘的“摆渡人”。正如她常说的:“公益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让爱心慢慢扩散。”当越来越多的人因她的坚持而重获希望,这份平凡的坚守便成为了最耀眼的光。(徐州日报记者:周傲)

 

关闭本页
关于我们 总会简介 总会领导 表格文件 组织机构 慈善新闻 总会动态 通知公告 慈善聚焦 周行一善 信息公开 资金捐赠信息 资金支出信息 单位捐赠记录 线上捐赠信息 慈善文化 说慈论善 慈善故事 捐赠账号 开户单位: 徐州市慈善总会 捐赠账号: 487158206646 开户银行: 中行解放南路支行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Copyright (C) 2024 徐州市慈善总会 徐州市泰山路东坡休闲广场6组团 邮政编码:221008

捐赠热线:0516-83855111 救助热线:0516-83855185 技术支持:铭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