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面上的男人叫刘成峰,家住丰县欢口镇,2013年被确诊为尿毒症,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3年,正在做农活的刘成峰突感不适,辗转至市医院后被确诊为尿毒症,从此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长期的扎针让他痛苦不堪,为了减轻痛苦,刘成峰在手臂上做了一个类似漏斗、凸起的结,他说这个凸起的结就像尿毒病人的身份证一样,几乎所有的尿毒患者都会有,可令他没想到的是2017年,另一场意外的悄然而至,让他再一次陷入困境,儿子文文(化名)的手臂上也有了和他一样的凸起结。儿子的确诊带给刘成峰重重一击,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尿毒症患者的痛楚,此时,他宁愿自己替儿子承受。刘成峰家里满满两大箱药品,都是治疗尿毒症的,但这些同类型的药却价格不一。刘成峰和妻子细数着药品价格,哪个是儿子吃的、哪个是丈夫吃的,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丈夫和儿子的确诊,也让这位家庭主妇变成了"拼命十三娘"。
提起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刘成峰红了眼眶,他说妻子和儿子是自己的动力,无论多苦多难都会努力生活下去。如果可以,他希望未来的某天可以给儿子换个肾。而在他得病后,政府也给这一家三口办理了低保,解决了这个家庭的日常开支,让父子俩无后顾之忧。刘成峰说,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儿子逐渐恢复健康,可大量的药物、定期的复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得知这对父子的情况后,徐州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特意赶到丰县探望了他们,并送上一万元慰问金。刘成峰说,慈善总会的慰问金就像及时雨一样,解决了他们爷俩的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刘成峰也很感谢帮助过他的亲戚和邻居,他说,如果没有父老乡亲的帮忙,他和儿子撑不到今天。